2024-11-19 08:47:12 来源:网络整理
在685年前的今天,1328年11月19日 (农历十月十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
明王朝第一任皇帝。原名重八,后取名朱国瑞(1328-1398),出生于元朝文宗天历元年八月初八(公历1328年11月19日)丁未时(另一说是:农历九月十八未时即10月21日),汉族,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
他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为小沙弥,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重八只得离乡为游方僧。后于至正八年又回到皇觉寺。
因其友汤和(疑似)的一封信,参加了起义军,并改名“朱元璋”意为诛(朱)灭元朝的璋(璋,古代的一种玉器)。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在郭子兴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因此郭便把养女马氏嫁与了他,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马大脚”马皇后。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至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吴王位。
至正二十七(1367)四月,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北伐中发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朱元璋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其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对北伐又做出了精心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元朝的屏障;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然后进兵大都,这时元朝势孤援绝,不战而取之;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北伐大军按计而行。
徐达率兵先取山东,再西进,攻下汴粱,然后挥师澧关。朱元璋到汴梁坐镇指挥。明洪武元年(1368年),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洪武元年 (1368)七月,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二十七日进占通州。元顺帝妥欢贴睦尔率后妃、太子和大臣,开健德门逃出大都,经居庸关逃奔上都。八月二日,明军进入大都,元朝至此灭亡,蒙古在中国的统治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推翻了蒙元的暴政,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朝。朱元璋身上集合了秦始皇的英明与残暴,汉高祖的用人智慧,唐太宗的民本思想,宋高祖的专制集权,这些皇帝有的他身上有的他都有,并且超出前人,他可以说是集合了很多皇帝特点的人。
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缓和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矛盾,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与此相适应,在法律思想上鉴于元末法纪纵弛导致的各种弊端,认为“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
朱元璋安排后事简朴,将自己的陵墓修在了钟山南麓,为孝陵。明孝陵方圆四十五华里,规模宏伟。1398年6月24日,71岁的朱元璋驾崩,葬于孝陵,谥号“圣神文武钦明应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 明孝陵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马皇后去世,葬入此陵。因马皇后谥“孝慈”,故陵名称“孝陵”。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
在82年前的今天,1931年11月19日 (农历十月初十),诗人徐志摩空难丧生。
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乘火车由上海抵南京;19日上午8时,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飞机由南京飞往北平。飞机师王贯一、副机师梁壁堂都是南苑航空学校毕业生,年龄均为36岁。飞机上除运载了40余磅邮件外,乘客仅徐志摩一人,也是36岁。开始天气甚佳,不料在党家庄一带忽遇漫天大雾,飞机师为寻觅航线,降低飞行高度,不慎误触开山山顶,机油四溢,机身訇然起火,坠落于山脚,待村人赶来时,两位飞机师皆已烧成焦炭。徐志摩座位靠后,仅衣服着火,皮肤有一部分的伤,但他额头撞开一个大洞,成为致命创伤:又因身体前倾,门牙亦己脱荆。当晚,细雨霏霏,似乎是在哀悼天才诗人的早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这一时期的诗作,抹去了以前的火气,调子低沉,多是颓唐失望的叹息。
他的诗集除《志摩的诗》外,还有《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及身后陈梦家为之编辑的《云游》。小说集有《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作)、日记《爱眉小札》。译著有《死城》、《曼殊斐尔小说集》等。1991年出版《徐志摩全集》。诗作大都为抒情诗,善于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丰富复杂的情感。语言自然、纯熟,既是地道的口语,又经过艺术的提炼,独具清莹流丽的情致。创作的散文较少形式的束缚,更易表现奔放不羁的情感。
1980年11月19日 (农历十月十二),大陆第一支时装表演队诞生。
1980年11月19日,中国大陆第一支时装表演队--上海市服装公司时装表演队悄然诞生。首批19名队员,12女7男便理所当然成为中国第一代模特儿,当时给予她们的定位是“时装演员”。
此次记者采访了这些中国第一代模特儿,当年的俊男靓女已人到中年,出人意外的是,她们中没有一个被“大款”包租,她们现在的丈夫或妻子基本都是当时从事时装表演前结识的上海市民。
据上海市服装公司时装表演队的创办人兼首任队长徐文渊回忆,这批模特儿全部是从服装公司下属78个企业近3万名职工中挑选出来的,
她们有的中学毕业直接进厂当工人,还有的曾经上山下乡,提过锄头,扛过镰刀,顺便提一下,首批模特儿的挑选标准是:身高165厘米以上,三围分别要达到80、60、80厘米,下身比上身长8厘米以上,男演员身高则要达到179厘米以上。
八十年代初成立时装表演队,其初衷鲜有纯艺术的追求,领导只不过想让漂亮的姑娘小伙穿上准备批量投产的服装登台亮相,以此增加内销或出口的订货量,这一职业的创始者们当时的月收入仅45元,参加一场演出的补贴也只有1.5元。
1981年2月9日晚7:30分,新中国首场时装表演在上海友谊电影院拉开序幕。这一天发生在舞台后面的一件事,颇能说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观念,女模特父母听说女儿要穿一件一只肩膀裸露在外的晚礼服,立刻赶到现场说:“这种袒胸露背的衣服我们女儿不能穿。”登台时间临近了,领导只好尊重家长的意见,让徐萍披上一条长长的飘带,以便在背对观众时可以部分地遮住后肩,当演出终于成功后,这对老派的父母依然心有余悸:“今天敢露一肩,明天可露双肩,后天就要露大腿和胸脯了,像话吗?”
1991年11月19日 (农历十月十四),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吴健雄获普平奖章。
吴健雄1912年出生在江苏省太仓县,1940年获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学位。1956年,她通过实验验证了电子的弱相互作用和其镜象并不总是相互对称的论点。这项实验震惊了世界物理界。现在,吴健雄博士是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荣誉教授,由于在学术研究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她已经荣获世界16所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
为了表彰吴健雄教授在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1991年11月19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她代表理工界很高荣誉的普平奖章。中国驻美国总领事馆总领事隆重设宴,庆贺当代伟大的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荣获普平奖章。酒会上,爆出一件保守了50多年的内幕消息:吴健雄在美国留学时博士论文的研究成果,使美国首先试制成功了第一颗原子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科学家发现,原子核分裂时会产生强大的能量,如果加以利用就能制造出一种比普通炸弹的威力厉害几十万倍的原子弹。罗斯福总统下令拨款20亿美元,设立代号为“曼哈顿计划”的原子弹研究机构。1939年,美国两位物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铀核子可能分裂成两半,同时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一信息很快传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引出了许多需要解答的问题。那时,吴健雄正好在该校与塞格瑞教授合作做实验和研究工作。塞格瑞教授建议审查在铀核子分裂时,是否会有“稀有气体”产生。但这时,塞格瑞教授要去纽约探望老朋友费米教授。吴健雄便单独进行探测“铀核子分裂是否产生稀有气体”的研究,找出好几种“稀有气体”引出的放射性系列。她把研究成果写入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塞格瑞教授返回加州后,看到吴健雄的实验结果兴奋极了,立刻让她把这些实验结果写成一篇短讯,送到美国物理通讯发表,而详细的实验报告则根据美国有关守密协议,不予公布。
在这期间,担任“曼哈顿计划”指挥官的费米教授在华盛顿省汉佛城建立了原子炉。原子炉的连续反应在开始几个小时后,莫明其妙地停止了。费米教授猜想,可能是在原子分裂时,产生出一种物质把大多数的中子吸收了,因此,停止了连锁反应。塞格瑞教授对费米说:“你去问吴健雄女士吧!”。费米找到吴健雄,取得了守密的博士论文。原来,原子炉停顿的原因,正是吴健雄的博士论文中研究原子核分裂时所找出的“稀有气体”之一,毒杀了连锁反应。知道了原子炉停顿的原因,很容易地就找出了“解毒剂”,使原子炉又开始正常运转。结果,第一颗原子弹终于在美国首先试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