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老科协在中国老科协、省老科协的指导下,遵循市委、市政府为老科协确立的“保健康、献余热、促和谐”的总要求,立足于服务“三农”,助推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做了一些工作:
一、深入学习中央“三农”工作精神,主动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为了增强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动性,我们主要做了三个环节的工作。
1、发布文件促学习,深刻认识“助推”工作的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意义深远的使命。近年来,我们重点学习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精神,市委市政府的“三农”工作部署,特别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认真研读,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发出《关于认真学习落实“十九大”精神,把工作重点放在助推乡村振兴上的通知》,要求全市老科协系统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透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和意义,把工作重心扎根在助推乡村振兴之中。
2、制定实施方案,统一“助推”工作的步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量和质、体系和结构上都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三农”工作,必须实行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为了统一全市老科协系统“助推”工作的步调,我们发出了《常德市老科协助推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主要内容是七大任务、五大措施。大家一致认为,要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必须找准工作的立足点、切入点和重点,做自觉清醒有效的助推者。
3、完善工作方略,增强“助推”工作的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场攻坚战。为此,我们在总结继承前30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完善了《常德市老科协工作方略》,重点是理清工作思路,对标乡村振兴战略,确定以助推乡村振兴为主线的“四三二一”工作格局,即以坚持“四服务”为主要工作,以办科技项目、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完美社区)示范点,抓会员创办经济实体发展产业,抓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为重点工作;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自身建设为基础工作,以突出特色创亮点为突破口,并制订了《常德市老科协打造亮点工作方案》,力求工作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创造性。
二、努力发挥自身优势,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助推乡村振兴是一场实战,讲求一个“实”字。长期以来,我们立足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六个发挥,力求做到六有。
1、发挥智力优势,调研建言有见地。我们每年都要围绕加强“三农”工作,向全市老科协系统发出“年度调研建言方案”动员建言献策。市老科协还就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向市委市政府写“工作建言专报”。 2017年,全市老科协系统开展调研200多次,形成调研报告215篇,提出有价值、有分量的建议178条。去年7月18日,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关于开展“我为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献一计”活动的通知》后,我们发出了《关于积极参加“我为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献一计”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老科协积极发动,认真组织会员献计献策。在两个多月的征文期间,全市老科协系统有调研报告、理论文章、智慧点子70多件,有5篇(件)在“常德日报”发表,有4篇获优秀奖,其中市老科协驻会人员分别有3篇、2篇,有一篇还被市委政研室录编。
2、发挥知识优势,科学普及有广度。遵照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省科协、省老科协关于科普工作的文件精神,先后向全市老科协系统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科普六进”和“科普三下乡”活动的实施方案》,每年都下发“关于开展年度全国科普日活动行动方案”。全市老科协系统共组建科普讲师团123个,讲师团成员共约700人。2017年,共开展科普活动2658场次,发放科普资料100多万份,立科普展板3000多块(次),受众60多万人次。市直农业分会一年中开展科普活动12次,科技下乡5次,科技讲课8次,印发农业技术资料5000多份,还送良种3500公斤、肥料5吨。桃源县老科协理事江克平在桃源、鼎城等地40多个乡村讲授富硒油菜生产技术。桃源县老科协会员颜送贵,不仅研发了5个补硒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还经常到市内外及省外开展富硒技术讲课与咨询服务。
3、发挥经验优势,办点示范有特色。我们就办科技项目、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完美社区)三类示范点,先后制定了《常德市老科协示范点管理办法》《常德市老科协关于示范基地(企业)调研、指导、考核活动方案》《常德市老科协科技扶贫工作计划》、《武陵区东江街道新坡社区“完美社区”和“百岁健康示范区”创建规划》,使示范工作形成立体态势。截止2017年,全市老科协系统共办科技示范园391个、科技示范点572个、发展科技示范户2204个,参与办美丽乡村或完美社区示范点31个,参与办精准扶贫示范点18个。我们确定了10个科技项目示范基地为市老科协挂牌服务的示范点(其中农业7个、工业3个),每个示范点都按“示范点管理办法”制订了发展规划、签订了项目合同、建立了综合管理档案。临澧县老科协理事吴泽梅创办的梅林果业,种植高端水果杂柑10290亩,实行“水肥一体化”滴灌新技术,开辟电商服务平台,年收入突破2000万元,被省老科协评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市老科协在安乡县大湖口镇家乐社区和武陵区新坡社区分别参与办精准扶贫和完美社区示范点。两个点均分别进入全市该项工作的前列。新坡社区被中宣部授予“全国最美志愿者社区”,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4、发挥专业优势,科技研发有成果。我们就此项工作制订了《常德市老科协科技研发发展规划》《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发挥老科协专家组作用的意见》《常德市老科协专家组管理办法》。到2017年,全市老科协系统共获国家发明专利163项,其中38项填补国内空白,每年创经济效益30多亿元。全市老科协系统共撰写农作物栽培技术规程(即:湖南省地方标准)85个、富硒农作物栽培技术专著7本,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获省、市科技成果奖80多项,市老科协与有关单位合作完成的“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徽两优6号选育与推广”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培育出经省和国家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22个,其中国审5个,80岁高龄的会员李伊良选育的水稻新品种,1个通过国审、2个通过省审。临澧县老科协理事沈昌建与父亲两代接力研发“贵野不育系油菜”等高产新品种;“沈油杂864”,2016年被选为两个油菜品种之一登上神州11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33天。2013年以来,沈昌建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省劳动模范、当选为13届全国人大代表。
5、发挥人才优势,创办实体有效益。我们就此制订了《常德市老科协关于会员创办经济实体和科技成果补助实施细则》《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常德市老科协2017—2020年富硒农产品产业发展规划》。到2017年,全市老科协会员创办经济实体269个,年创产值近百亿元,吸纳近2万人就业,年交税1.4亿多元。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市老科协大力支持桃源县老科协开展富硒产品研发,开发富硒产品150多款,形成了集研发、推广、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体系,被桃源县委县政府列为该县支柱产业,年销售额近30亿元。2015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富硒生态农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桃源县老科协获“富硒行业金奖产品”等五项荣誉,桃源县获“中国十大富硒之乡”称号。津市市老科协会长袁竹炮引进油茶现代化生产加工项目,创办湖南润农有限公司,现有固定资产8000万元,野生油茶树栽培基地2万亩、油茶籽采购基地30万亩。年产高质量冷轧茶油等11个产品310吨,创产值5100万元、利润430多万元。为常德市委、市政府打造“常德油茶”公共品牌作出了积极贡献。
6、发挥科技优势,精准脱贫有效果。“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我们制订了《科技精准扶贫计划》和《助推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市、县、乡三级老科协和有条件的市直分会都要参与办精准扶贫点。二是要参与制订扶贫规划、致力产业扶贫、量力“输血”扶贫、大力“造血”扶贫、重在科技扶贫,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一般扶贫与特色扶贫相结合。三是坚持脱贫质量第一,落脚于贫困户增收,增强致富能力,要实行“六个精准”、建立“三档”、做到“五个经得起”,即联点帮户精准、扶持对象精准、扶贫项目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扶贫措施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建立一人一档、一户一档、一村(点)一档;经得起问、经得起看、经得起查、经得起算、经得起时间检验。全市老科协系统参与扶贫点181个,帮扶贫困户3273个、贫困人口9819人。到目前为止,全市老科协系统帮扶的贫困人口有7833人脱贫,占79.8%。涌现出了大批先进典型。石门县维新镇分会会员周先朋,创办仙阳湖特色旅游商品开发中心,获国家商标局48个商标证书,通过网络营销平台帮助乡亲们销售土特产增收脱贫。他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2017年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三、不断完善保障体系,持久发力助推乡村振兴
助推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老科协要持久发力,助推乡村振兴,必须完善保障体系。我们对此主要抓了三手:
牢固根本保障,使“助推”工作行稳致远。党委政府重视是发展老科协事业、做好“助推”工作的根本保障。为此,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建立和坚持了“四个二”根本保障体系:(1)建立完善两项机制。一是老科协工作协调机制,成立以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直13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市老科协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老科协工作的实际问题;二是老科协工作运行机制,即党委政府领导、组织部门牵头、老干部门协调、科协指导、财政支持、相关部门配合。(2)建立完善两项制度。一是老科协例行工作制度,每年召开一次老科协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会,由市委副书记主持;召开一次老科协工作经验交流会,市委副书记、各区县(市)委副书记、市直相关单位分管老科协工作的负责人出席。二是联系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市老干局、财政局、科技局、科协、经信委、农业委、人社局等部门分管老科协工作的负责人联系会议,研究解决老科协日常工作中的有关问题。(3)落实两项基本工作条件。一是工作经费,二是工作条件。(4)抓好两件有长效作用的事。一是由市委办、市政府办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开展系统化落实工作;二是召开党委政府重视支持老科协工作的经验交流会。这些牢固可靠的保障,使“助推”工作稳步前进。
夯实组织保障,使“助推”工作富有生机。助推乡村振兴,组织是依托,人力是基础。我们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队伍自身建设两项工作常抓不懈。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一是在实现了区县(市)和乡(镇)老科协全覆盖的基础上,着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坚持“巩固现有的、加强薄弱的、发展成熟的”方针,推进直属单位、高校、企业和村、社区老科协组织网络延伸。每年都把组织建设作为年度督导检查工作的重点;对尚未建立老科协但有条件建立的地方,加强指导,建立老科协,使基层老科协组织每年都有新发展。二是党的建设。要求老科协组织都要成立党支部,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在队伍自身建设方面,一是抓发展。在自愿的前提下,积极宣传发动,争取已退休和即将退休的老科技工作者加入老科协组织。全市老科协会员由2015年的17000人增加到近2万人。二是抓素质提高。一方面提出“能力恐慌”的警醒,提高政治、业务学习的自觉性。一方面加强培训。我们制订了《常德市老科协会员培训计划》,层层开展培训,每年至少培训一次。在“温馨之家”建设方面,我们的工作思路是“改善工作条件、加强人性关怀、强化维权援助、多做好事实事”,使老科协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严格作风保障,使“助推”工作健康进展。助推乡村振兴是一场硬仗,实施者的优良作风是关键。为此,我们提出了“思想上定好位,运作上把好度,作风上守好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全覆盖、无死角的总要求,不断完善“制度汇编”和“工作管理文件汇编”,将老科协的人和事统统锁进制度的笼子。老科协的工作和“助推”工作做到了严谨、有序、勤廉。市委书记周德睿同志、市长曹立军同志相继对老科协工作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全市老科协为常德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要求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老科协工作。
我们在“助推”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党和政府的厚望、上级老科协的希望、社会各界的盼望及兄弟老科协的事业兴旺相比,差距甚大。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勇于担当,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