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助力企业>

发挥自身优势 助推脱贫摘帽

发布时间:2019-12-12 11:00:08 

石门县地处湘鄂边界,是常德市唯一省级贫困县和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近年来,石门县老科协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县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51个分会、1801名会员的自身优势,在群众教育、生态文明建设、技术研发与推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为助推石门县201886日被省政府批准脱掉贫困县的“帽子”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发挥政治优势,精神扶贫有影响

我县大部分老科协会员是刚刚从领导班子成员岗位退下来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具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在县委、县政府提出“脱贫摘帽”的工作目标后,积极倡导“扶贫先扶志”,助推全县精神扶贫工作稳步实施。一是大力宣传生态文明。近年来,我们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实施精神扶贫相融合,先后撰写了《让绿水青山变成不让群众返贫的金山银山》等报告和调研文章,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从2016年开始,县政府重拳出击,先后禁止了7座大中型水库和162座小II型水库投肥养鱼,清理河湖养殖围网153口,让河湖除污干净彻底;实施城乡垃圾一体化,实现了偏远农户就地处理和集镇、中心村全县统一处理有机融合。广大乡村和群众积极响应。如我县南北镇薛家村在扶贫楷模王新法的倡导下,规定树木不许乱砍滥伐,河里不许用电用毒捕鱼,山里不许打猎,地里不许打农药施化肥,家里不许保留“旱厕”,老人逝世后不许放鞭炮、烧纸钱、摆花圈、办酒席、收礼金,提倡深埋树葬在“山河圆”,全村看不到一个新建的传统坟山,亡人上面种庄稼,不占耕地一分一厘。形成了良好的新风尚。二是积极传播文明风尚。扶贫楷模王新法不幸牺牲后,县老科协开展了“学习王新法,做风范老者”活动,很多分会组织会员到南北镇薛家村参观学习,现场为贫困群众捐款捐物5万多元。为了培育良好家风,夹山镇分会开展“格言之家”活动,其创新社会管理的好经验在全省推广,该镇会员杨群康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受到了习总书记的接见。南北镇分会在全镇倡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发展,规定每月有一个村民学习日,聘请行家里手、专家学者授课,组织村民到外地参观考察,每年表彰一批优秀村民学员,严格执行民主管理,制定村规民约,定期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大家的事大家商量、大家做主,既提升了群众综合素质,又激发了群众自觉参与家乡建设的正能量。三是发扬穷则思变的奋斗精神。县老科协积极鼓励所有会员参与到精准扶贫活动之中,全县51个分会有500多名会员加入了单位扶贫工作队,其中有23人担任队长,成为全县扶贫攻坚的主力军。县老科协会长周俊同志从2016年开始包联壶瓶山管山村、雁池乡长湾村和子良乡水田岗村3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并结对帮扶7个贫困户。几年来,他个人出资5600元,帮助结对户发展养猪、养鸡、种茶、柑桔培管等种养业,并分两次购买了价值共达2600元的慰问物资送到各户,帮助两个贫困户落实了建房基地和架专线通电问题,7个结对帮扶户全部实现了脱贫退出。县广播电视台退休干部、老科协分会会长梁定祥同志2016年上半年被返聘到台扶贫联点村所街乡焦山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后,大部分时间住在贫困村,坚持常年深入调研,与村民一道共商发展之计、共谋致富之策、共建扶贫之路,积极为村民排忧解难,引导村民改陋习、树新风,让焦山村的父老乡亲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而他本人因劳累过度,病倒在扶贫路上,经抢救无效牺牲,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通报表彰和贫困村群众的深沉怀念。

二、发挥智力优势,科技扶贫有成效

充分发挥老科协会员“专业深厚、特长各异”的智力优势,开拓服务“三农”工作领域和工作内容,帮助贫困家庭栽种“摇钱树”,变他人“输血”为自身“造血”,助力全县科技扶贫工作深入推进。一是着力科普宣传。近年来,县老科协每年组织10人左右科普宣讲队,各分会组建3人以上科普宣讲组,采取六进(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家庭)四讲(讲专业知识、讲科学保健、讲文明和谐、讲工作大局)三下乡(送科技知识、科普文化、科学养生)的形式,广泛开展科技知识普及活动。仅2017年,全县老科协系统共开展科普宣讲活动153场,参加科普讲座专家165人次,发放科普资料2万多份,受众近2万人。磨市、太平等乡镇分会,组织农业科技人员,采取巡回宣讲、现场指导、印发资料、开辟专栏、问疑解答等形式,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传播,调动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二是奋力科技推广。近年来,我县有83名会员被乡村聘为技术顾问,常年穿行于田间地头、农家庭院,积极推广新技术、新产品,为贫困乡村发展、贫困农民致富积蓄了能量。畜牧水产分会大力推广中蜂养殖技术,先后在东山峰、壶瓶山等9个乡镇举办中蜂养殖技术讲座20余场,参训农民1100人次。农业局分会不仅常年组织老专家们开展柑橘、水稻、棉花等栽培技术讲座,还在全县24处,引进6个新品种、2个新农药、1种新肥料,取得了良好效果。地税分会会员晏大明、郑金华两人到点村夹山镇桂花村蹲点,共印发“饮水与人体健康”“疾病防治”“日常养生常识”“种养技术”等资料1000多份,让山区群众全面分享科技成果。三是致力科技示范。近年来,我们以领办或创办示范企业为手段,大力传授新技术、培育新品种、打造新品牌,促进农特产品品质不断提升,产量不断增加。目前,全县老科协系统共办科技示范基地16个,科技示范园35个,科技示范户94个。维新镇老科协会员覃道锐在自己家里办起了纽荷儿脐橙示范园,带动周边几个村1000多农户种柑橘和脐橙达6100多亩,通过他的指导示范,这里的柑橘、脐橙产量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许多农户柑橘脐橙收入超过2万元。维新镇分会会员周先朋投资200万元创办的仙阳湖特色旅游商品开发中心,经过几年的发展,获得国家商标局48个商标证书,通过网络营销平台,把山里的土特产推销出去,帮助乡亲们增加收入,使部分贫困户摆脱了贫困,先后被评为“常德市农村科技致富能人”“全国优秀农民工”等称号,2017年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三、发挥经验优势,产业扶贫有贡献

近年来,我县老科协注重发挥会员懂经营善管理的经验优势,创办实体兴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坚持把培育优势企业与产业扶贫相结合,不断强化服务功能,让更多扶贫对象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中增收致富。一是做大做强柑橘产业。柑橘是我县的特色农特产品。近年来,我们老科协积极推介好品种新技术,现场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着力打造新品牌,促进全县柑橘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全县栽种面积达40万亩、产量达30万吨。市老科协理事、县农业分会会员、高级农艺师叶文明长期从事柑橘产品的推介与开发,共引进20多个优良品种,自主研究了多个新品种,为推动石门柑橘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市老科协理事、白云镇分会副会长贾之礼创办的白云柑橘专业合作社,拥有5186900亩橘、橙,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取得国家绿色产品认证和有机柑橘转换认证,去年创产值1300万元。二是培育发展养蜂产业。近年来,县老科协养蜂分会与乡镇分会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和“资源共享、技术共享、信息共享”的机制带动贫困户养蜂,促进全县养蜂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县已拥有养蜂户1.4万多户,养蜂5.6万多群,蜂蜜年产量达1500多吨,年产值5000多万元,涌现了“湘峰蜂业”“优良养蜂”“山花蜂业”“北山蜂业”“夹山蜂业”等一大批专业合作社,社员发展到2000余户,其中依托养蜂而脱贫的贫困户达500多户。县老科协直接扶持的子良镇北界村10个贫困户养蜂,每户每年可实现纯收入2万元以上。夹山镇分会会员覃事勇,联合当地10多个贫困户养蜂,实行“抱团取暖”,不仅本人年收入超过50万元,也让其他社员告别了贫困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土豪”。壶瓶山镇农民陆千强一家4口住在深山老林,家庭十分困难,镇老科协根据他家四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议他发展养蜂产业,仅去年一年就实现总收入6万多元。三是不断壮大其他产业。老科协法院分会会员邓福先主动请缨到所街乡贫困村三洋塔村联点,两年多时间,通过多方筹资,不仅解决了村民“饮水难、走路难、用电难”和村干部“办公无场所”等问题,还发展茶叶1000多亩,成立了金鱼垭茶叶合作社,促进全村整体脱贫。蒙泉镇分会会员黄云华为首创办了一家农业综合性开发企业,租赁3个村1863亩土地,主要栽种水稻、红薯、有机水果和蔬菜等农产品,成效非常明显,被国家妇联和农业部评为“全国巾帼农业示范基地”,被省农业厅评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